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投6線(雙龍~下雙冬)
投6線的最後一段路也就是台14(中潭公路)改線至平林里之後的延伸路段,此鄉道會延伸的原因是沿線緊鄰山壁而且有多處隧道,另外在當時這條舊路有一座知名的雙冬花園,而且這個舊路是在台14拓寬之後除了草屯、埔里市區以外最長且保存最為完整的路段,因此當時的縣府把這路段給省公路局代養,如今在投6終點處有一面終點大牌為最好的證據。
本位置正好位於烏溪、九九峰之間的依山傍水地區,此處有知名的平林橋以及雙十吊橋,這兩座橋樑是在台14改道之前用來聯絡平林里的橋樑,還有附近的探幽景點譬如「白雲仙居小人國」、「墓碑山」、「九九峰藝術村預定地」「九九峰露營區」「蝙蝠洞」等等使得這一區域在過去都是旅遊書籍上常常被推薦的區域。
2005年草屯自行車道系統成立,投6線中正路、平林橋、雙十吊橋、投20線平學路等路段被規劃為長達6公里的環狀自行車道,不過後來因為附近烏溪開始開採砂石造成沿路砂石滾滾,如今此自行車道也逐漸廢置。至於本人在上一段所介紹的景點也隨著時間的流逝與921地震衝擊,已經逐漸少有人知甚至廢棄。
白雲仙居鄉土小人國
桃園龍潭有座中外聞名的「小人國」,而南投縣雙冬食水坑的烏土窟山區,亦有一座鮮為人知的迷你鄉土小人國,主人是雙冬農民林隆德,他利用農閑時,以靈巧的雙手,運用現成的材料,一土一石親手堆砌一座個人色彩濃厚的鄉土小人國,整個小人國範圍廣達六十餘坪,頗具觀賞價值。據林德隆表示,建築這座小人國的動機,完全是突發性,原先只是想整理住家附近的一塊空地,無意中在與女兒研討功課時,看到萬里長城的圖片,給了他一些靈感,於是便決定築造萬里長城,沒想到一築就是三年的時間,這座長城達50公尺,純手工砌成的萬里長城,工雖不細但卻充滿了溫馨的鄉土情懷。其它如鄱陽湖、杏花村、中山陵、寒山寺、渭水、關公紀念台、仙山下棋等景觀,也都各具獨特風味。
雙十吊橋
因為位於中潭公路草屯雙冬段,故又稱雙冬吊橋,橫跨烏溪之上,橋的弧度造形優美,仿彿一道長虹。
這座吊橋是吊橋大王林枝木於民國38年獨自建造完成,共使用200塊厚達10公分的木板,30支大條樑舖設完成,全長三六○公尺,為本省保固最完整、最長之吊橋;早期為銅索所設之流籠,後經二度改建成今之吊橋。臨橋而望,則火炎山、墓碑山盡在眼前;俯瞰而下,則潺潺流水,清澈見底。橋頭設置一輛坦克車模型,供民眾參觀遊憩。雖經九二一大地震洗禮,但吊橋墩及橋面末受損,未來如何結合當地之自然、人文、景觀資源,積極規劃行銷,以吸引遊客駐留,促進本鎮之觀光事業發展。
轉入台14舊路之前可看到左右兩邊各有一家砂石場,另外台14左彎這個彎道危險度也頗高。
這個彎道拍九九峰是個不錯的點,不過這裡車多要小心。
轉入舊路後的10.5k,地面剛剛灑水以防砂石飛揚。
回拍投6指標,另外這個台14分離指標年份也很久了。
準備通過砂石場。
砂石場前的11k
投19(左)終點為平林橋,這座橋為台14改線之前的平林里居民對外聯絡之用原本是五米寬左右的老舊橋樑,後來921地震時整座橋全部斷掉至河床上,後來2001年重建完成,現在此橋已經不開放車輛行駛,變成一座觀光橋樑。
接下來的照片為烏溪、國道6號、九九峰與投6線景致。
三座橋樑的交會。
台14剛改道的時候這段舊路就納歸為投6線,也就是降級為鄉道,但是沿線因為緊鄰山壁造成山崩土石滑落不斷常常封閉,連沿線隧道照明設施都很缺乏,當時要通往白雲仙居小人國、雙冬花園(荷蘭村)等地都要從下雙冬進入,現在所看到的樣貌為2008年以後先在隧道內建置照明設施以及之後沿線山坡整治後的成果,包含路面重鋪柏油(2010/11年)都是近期內的工程。
11.5k,左前方的涼亭就是單車休息處,現在已長滿草了。
土城一號隧道,外觀已經非當初興建時的樣貌了,裡面漏水問題還是有,但情況以有改善了,裡面的照明設施也施作完成。
土城一號隧道通過之後還是緊鄰山壁的情形,原本路面左邊還有自行車道標線,現在已經消掉了。
土城一號隧道另一端。
1-2號隧道之間的12k。
土城二號隧道入口。
二號隧道通過後緊接著為雙向隧道為「雙龍隧道」會取名為「雙龍」原因就是有兩座連續的隧道,兩隧道之間為一條小溪,空隙很小,稱為「一線天」,這個一線天在921之後變寬了。原本只有北側隧道,後來因為通車的雙向需要另外開闢南側隧道,也是兩座連續隧道。
同一地點回拍土城二號隧道。
投6路線為南側隧道路線,兩座隧道之間的一線天原本有面12.5k牌面,旁邊還有導覽圖可是已經模糊難辨。
兩隧道之間各有一座橋樑(無名稱)
原本的一線天,921之後因土石崩落、地形改變而變寬。
雙龍隧道另一端出口,原本這裡有自行車停車場以及租車處,現在都沒了.......
馬鄰坑橋,右轉通往白雲仙居小人國、馬鄰坑以及中寮鄉「龍眼林」銜接龍南路(投22鄉道)之前這條往中寮的密道本人有探過路,可惜中途似乎走錯路結果挑戰失敗。
此條通往龍眼林的產業道路是一條農路,未來有機會再記錄。
離開馬鄰坑之後投6中正路逐漸離開山壁,腹地也逐漸的廣了,版圖從土城里來到了雙冬里,因為比雙冬地勢還低,因此此地為「下雙冬」。此照片為南投客運早期的站牌,位於墓碑山登山步道旁邊。
登山步道入口。
13.5k位於下雙冬的寬闊腹地,有些許住家以及農業耕作。
雙冬游泳池入口,這個游泳池成立十多年,水質為山泉水,所以只有冷泉。附近還有雙冬河堤公園以及可通往雙十吊橋的小路。
雙冬游泳池入口旁。
14k已經接近終點了。
投6終點,與台14(左、前)岔路。至於前方這一座意象已經存有10年左右,至於成立原因為何本人也不清楚。
投6終點牌。
投6終點大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北隧道應該是"雙冬",
回覆刪除南隧道才稱為"雙龍".
不過北隧道沒看到名稱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