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縣道131





前言:本縣道拍攝時期為2011年里程牌裝設之後(2012-2013年),當時「水里市區~瑞田」尚未改編為投58,「瑞田~初鄉」尚未改編為縣道139,故本篇文章依舊把上述兩個路段納入本篇文章內,故本篇記錄文以2012-2013年的時空敘述為主,2016年改編敘述為輔。

本縣道記錄文原本分為四篇:「埔里~魚池」「魚池~車埕」「車埕~瑞田」「瑞田~初鄉」,2018年1月1日起,本人由原本的「埔里~魚池」文章把後面三段記錄圖文全數複製貼上於本文,再做整理,完成縣道131的紀錄文整併。


南投有兩條知名觀光縣道,除了頗為著名通往鹿谷、溪頭的縣道151以外,就是縣道131了,縣道131北起埔里市區,一路往南來到魚池鄉,經過東光附近後路線偏西,經過魚池市區,續行至五城之後往南進入水里,通往水里市區,接下來橫越濁水溪來到玉峰村以後路線開始偏西,來到鹿谷鄉北側的瑞田,續行往西南,最後在初鄉與縣道151岔路作為結束。



本縣道路線較為彎繞,埔里~水里的觀光軸線還是以附近的台21與台16為主,雖為屬於次級的聯絡道路,但是沿線的水頭、五哩、東光(位於本縣道附近)、槌子寮(觀日)、五城、時觀音、大觀發電廠所在地的明潭水庫、車埕等,都是擁有豐富的觀光資源所在地。

而位於水里市區以南至初鄉的路線為2001年以後,縣府為了推展水里~初鄉沿線的觀光潛在資源以及從溪頭、杉林溪的縣道151能順利通往集集、水里之用,把原本的投58線(初鄉~永興)的(初鄉~玉峰)路段升格為縣道131,除了玉峰大橋以外路線的路段本身均為狹窄的單線道,於升格之後縣府於(瑞田~初鄉)路段分段進行拓寬,過了十多年歷史,最後一浬路段(初鄉)也在2018年1月宣告拓寬完成。

至於瑞田~玉峰路段由於用地徵收等問題,尤其在玉峰村的拓寬遭遇當地居民反彈遲遲無法拓寬,後來在縣道與鄉道的檢討案中,此路段的交通流量與服務等級無法達到縣道水準,或許是這樣的原因,縣府在2016年公告「瑞田~玉峰」(包含北側的玉峰大橋至台16線岔路)降格為投58,而「瑞田~初鄉」因為能有效串連縣道151通往集集的交通流量且道路均拓寬為縣道服務水準,則改編為同為縣道等級的139。




縣道131全圖(2018年新版全圖)


目前本縣道尚未更換2016年版本的里程牌。

縣道131歷史:


1961年:「新社~和社」,里程128.160公里。起訖點詳細位置為129線3k+560~和社吊橋前。

**本縣道於此時期的公路遺跡:位於台中市新社區的兩面圖形化指標以及南投縣水里鄉的大觀古隧道北側入口的92k里程碑。**

1976年:「埔里~水里」,里程32.731公里。原0~15+450另編鄉道(中95+投97),15+450以下至埔里改台21線。

**本縣道於此時期的公路遺跡:無。**

2001年:「埔里~初鄉」,里程49.663公里。其中水里~初鄉為投58改編而來。

**里程牌:2006年插設,後於2011年更新。****

2016年:「埔里~水里」,里程33.085公里。水里~瑞田改編為投58,瑞田~初鄉改編為縣道139。

**里程牌:水里~瑞田 目前正在進行里程牌更換工程,瑞田~初鄉已經更換為縣道139。**

記錄1:埔里市區~魚池市區

縣道131起點在埔里市區,與台14/21舊線岔路(2016年改為與投65起點岔路),縣道131於埔里至魚池路段大約12.5公里,銜接了兩鄉鎮的市區,可視為台21的替代路線。從埔里市區開始,離開熱鬧的街道後,進入了郊區的水頭、麒麟,經過如牛洞般的沿山路線,緊接是魚池鄉的郊區地帶,連接了共和村、東光村(位於本縣道附近)、五哩、大林等聚落,最後來到魚池市區以及新城附近一帶,為服務埔里東側以及魚池東側的郊區公路。


下圖為2013年針對縣道131起點未與任何公路系統連接的說明:
(2016年南投公路系統整編之後已經解決)



縣道131起點並沒有與台14/21岔路,所以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公路網絡。不過根據一些公路邦朋友的消息指出其實台14/21從市區的中山路改道至外環道的信義路時,縣道131起點牌與0k小牌是設置於中正路/信義路口與台14/21完整銜接(此路口以北的中正路為投75鄉道所屬),可是過沒多久縣131起點牌以及0k牌又回到民國65年的舊起點,也就是位於埔里市區的圓環。這是縣府自民65年配合台21線成立,把縣道131起點從新社市區往後縮至埔里市區之後從未更動過,而台14/21改道至信義路後,公路總局誤以為縣131也跟著改了,也可能是與縣府沒有同意起點延伸至信義路岔路,所以才又縮回圓環位置。

由於台14線舊路在埔里是走中山路2-3段,所以旁邊的兩條鄉道投65、投67起點與中山路岔路為完整路網。1994年左右台14路線更動後,縣府沒有跟著時代潮流把兩條鄉道給重新規劃,到現在還是走老路線。像是投67起點後的新生路旁邊已經另闢民生路,路線卻沒有跟著改;投65應該順應交通動線起點應改為忠孝路與中正路岔路卻沒有改。

----------------------------------------------------------------------------------------------------------------

埔里~魚池拍攝日期:2013/1/23(初探)、2015/11/8(補拍隧道、吊橋)



縣道131起點於埔里市區,於台14/21舊路岔路之圓環旁。



埔里市區,這一段是最熱鬧的中正路地段,左有國光客運、全航客運、南投客運等公路運輸,各式知名連鎖店家也集中在這一區。



魚池市區,相對於埔里而言,比較沒有那麼熱鬧,但是這裡的招牌整齊劃一,為當地市區特色。

----------------------------------------------------------------------------------------------

以下是本縣道於埔里~魚池路段值得一提的地點:臥龍洞隧道、姊妹吊橋






牛洞隧道--縣131舊路,已經由水頭隧道取代

埔里野馬溪谷--牛洞姐妹橋(連結失效)

牛洞非洞,牛洞其實是一處峽谷,日人見景色與日本九州中津市的耶瑪溪相似,故以「耶瑪溪峽谷」為名。往昔,生番常以該地為據點出草掠牛,然後在峽谷裏殺食牛隻,漢人便稱之為「牛洞」。

日據時期鑿通兩座隧道,分別是臥龍與眠牛(築於民國137月),眠牛隧道於民國506月重建,竟被更改成「牛洞隧道」,以致每當提及牛洞時,一般人總認為指的就是牛洞隧道。

參考文章:
2008台灣電力歷史參訪──電車路姊妹橋之現場印象(2)

牛洞隧道與臥龍洞隧道




2013年拍攝時牛洞隧道(後改為「臥龍洞」)被颱風毀損情形



2015/11/8拍攝整修完畢後且正名的臥龍洞隧道





真正的「牛洞隧道」遺址,為日據時期的的台車軌道路線,軌道拆除後改為公路路線。代養單位公路總局埔里段於2006-2007年拓寬道路,把隧道拆除,連帶把姊妹吊橋的妹瀨橋靠近現在的131縣道吊橋頭拆除。

此處因地質脆弱,2017年先後發生2次落石意外,11月更發生落石砸中車輛造成1死意外,當地居民要求重建隧道,不過興建費用太高且地基不穩,需2年工期;縣府想採取興建防護網取代,目前尚無共識。

防護網?明隧道?埔里縣道131線牛洞路段整治 藍綠不同調
2017/12/1


〔記者佟振國/南投報導〕南投縣埔里鎮縣道131線牛洞路段落石影響人車安全,縣府昨天會勘決定增設雙層防落石網,民進黨立委蔡培慧辦公室今天邀中央相關部會官員到場會勘,認為防落石網治標不治本,依多數居民還是希望興建明隧道,才能一勞永逸,建議提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專案災修方式全額補助興建。

縣府則說,縣道131線牛洞路段因地層關係,明隧道可能無法落樁,且之前曾以地錨護坡,設置明隧道可能讓地質更加不穩定,評估之後,決定採取防落石網改善,縣府完全依據道路狀況決定施工方法,並無任何政治目的,也歡迎中央或地方民代,都能一起關切南投縣的需求,為民眾爭取更好的建設。

蔡培慧辦公室今天邀交通部公路總局、經濟部地質調查所、林務局等中央單位,以及縣府、魚池鄉公所人員會勘縣道131線牛洞路段,縣議員陳昭煜、許阿甘、廖志城等人也到場關心。

經濟部地調所說,牛洞路段已於民國101年劃定地質敏感區,未來任何單位執行相關工程計畫,須先做地質檢測,才能決定採用何種工法,工程款項建議提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採專案災修方式辦理。

蔡培慧辦公室主秘曾煌棊說,希望縣府能夠與中央討論確實的解決之道,攔截網並不能解決根本的落石危險,多數居民還是希望原地興建明隧道,希望縣府加速作業程序,盡快向中央提報。

縣議員陳昭煜說,行政院中辦副執行長湯火聖也在11月27日邀集公路總局第二工程處商討可行方案,也建議以「專案災修」報中央核定,可由中央全額補助,地方不必負擔配合款,解決縣府財政困難的麻煩,民進黨立委也很願意協助縣府解決問題,才不會造成憾事再次發生。




妹瀨橋僅剩對岸的吊橋頭



妹瀨橋回拍



姊橋兩側吊橋頭都還在



------------------------------------------------------------------------------------------------------------
記錄2:魚池~車埕

(魚池~車埕)拍攝日期:2011/3/18(五城)、2013/1/30(整段記錄)




離開魚池市區之後的131縣道依舊是兩車道的路寬,所經過的聚落房舍稀少,比較大的社區有五城、新城、車坪崙以及車埕。鄉林間的空氣清新,古樸的社區環境讓這條縣道充滿幽靜的感覺,知名的觀景地點金龍山就在本縣道的「槌子寮」旁邊的山路上,過了五城社區之後,縣131開始沿著水里溪旁而行,經過車埕休閒農業區、明潭/明湖水庫、大觀發電廠以及最後的火車站(車埕)以及本縣道僅有的兩座隧道(明湖1、2號隧道)直往水里市區。



槌子寮山腳下的金龍山步道入口,金龍山的涼亭從這裡進入的小路而上,有三座涼亭。

金龍山記錄請參閱本網誌的「金龍曙光」文章。




縣道131五城附近風光



五城社區,此處有派出所以及五城國小




在魚池鄉五城村的五城社區內,有一條屬於縣道131的舊路,部分路段現在變成投64起點路段。會發現這段舊路的依據除了靠1966年空拍衛星圖以外,在投64起點路段的路旁邊可看到幾根「路」字樣的道路界碑,這種界碑通常只會在省、縣道旁邊出現,大都是民國70年代以前的產物,本人沒有拍下這幾塊界碑作為證明,只拍下舊路段的五城一號橋。

五城一號橋興建於民國49年7月,跟附近的五城三號橋為同一年建造,這座橋樑跟附近的五城橋一樣有古色古香的護欄,尤其這一座1號橋的路燈更是美輪美奐。不過這座橋已經被縣府列入101年度改建計畫橋樑,未來想要看這種充滿古意的橋樑可能就只能在照片中留念了。




舊路上的五城一號橋。



石觀音吊橋,這裡已經來到水里鄉的範圍,附近有條縣道147通往北山坑。



集集線鐵路在日治時期開闢的終點並非今日的車埕社區「外車埕」,而是在大觀橋北方的門牌潭電廠,也就是舊有的「內車埕」,於1921年完工。後來1934年在門牌潭電廠(今大觀發電廠)完工之後拆除車埕社區~門牌潭的軌道,這段軌道前後僅13年時光。鐵道拆除之後原有路線包含以北的台車道軌道路線改建為公路,也就是現在的131縣道舊路線,1981年南/北側的明湖、明潭水庫完工之後,這段舊路大部分路段被淹沒於湖水之中,縣道131因此在西側靠山壁部分另外新闢一條而成為今日的行車路線。

本地圖路線參考1966年空拍衛星圖以及地名檢索系統網站的舊地圖而成,由於未經GOOGLE地圖精準校對,本路線僅供參考。這段舊路線在軌道興建之初興建了4座隧道,其中1、2號隧道已經淹沒在明潭水庫裡面了,留存的大觀隧道為3號隧道,北側的4號隧道(無名稱)也很幸運的保存著。大觀隧道東側其實還有另一條道路,疑為後來開闢取代隧道的第二代131舊路,另外大觀橋西側也有一條疑似第二代131舊路的痕跡,不過一直無法證實。

大觀隧道南側的4座橋樑為參考地名檢索系統舊地圖,包含車埕隧道,至於真實性就有待鐵道迷去研究了。

南投縣水里鄉與魚池鄉的水里溪溪谷中,即水里往魚池的131 縣道旁,是全台水力發電廠分佈最集中的地區,在短短8公里的流域中,就有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明湖發電廠)、明潭發電廠、鉅工發電廠和水里電廠等五座水力發電廠,總共裝置容量達270萬瓩,堪稱全台最有power的水力發電區。其中,明潭電廠和大觀二廠是國內唯二的抽著型水力發電工程,其規模和發電且不但居全台第一,在全亞洲也是獨佔鰲頭。

大觀水橋與古隧道(網址連結失效)

大觀古隧道

古隧道是日治時代1919年開鑿全長約200公尺,隧道因應地形開鑿呈S形,大觀電廠完工後拆除鐵軌改為行駛汽車的公路,也是明潭發電廠尚未興建以前,車程往大觀的舊公路,後來因為抽蓄水壩蓋好後淹沒了原有的公路,有兩座古隧道如今沉在明湖底,另外兩座尚存,而大觀隧道就是尚存的其中一座。

1919年(大正8年)日治時期為了興建大觀一場發電廠,由當時縱貫鐵路位於二水的站為起點,拓建了一條鐵道直達大觀電廠,主要以運送工程所需的機具與物資,而這條鐵道路線就是現今聞名國內外的「集集支線」,大觀古隧道則是當年鐵路接近電廠的隧道。古隧道全長200公尺,高約4.5公尺,寬約5公尺,完全以人工建造,依地形穿鑿成S型,隧道進出口並設有少見的管制紅綠燈;隧道的主結構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上半部採栱形使用火燒磚塊堆砌而成,下半部則採用方形石塊堆疊,地面則鋪設水泥,隧道底層兩側牆腳有排水溝,隧道內也規劃了6個「避車孔」,方便火車穿越時提供行人避車之用。

1934年(大正23年)大觀電廠完工後,現今車埕至發電廠間的鐵道就予以拆除,改闢成舊的131線公路,但隧道仍肩負著往來的交通重任,直到1981年明湖水庫興建完成後,公路被淹沒隧道也因此故不再具有交通功能,並成為蝙蝠棲息地。1999年921地震後,由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完成整修復建,大觀古隧道目前已成為遊客熱絡尋幽訪勝的遊憩景點。

(南投縣) 明潭發電廠心動之旅~包含集集、水里、蓮華池等周邊景點



1919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因興建門牌潭電廠(今大觀發電廠),為了運輸重機具及建材而拓建與西部幹線同軌的鐵道,並延伸到門牌潭電廠。1921年底鐵道拓建完成,隔年初正式運輸建材及貨物,直到1927年集集支線才開始載運一般乘客。1934年,門牌潭電廠完工,車埕至門牌潭的鐵道也一併拆除,這就是今日台灣最熱門的觀光鐵路------集集支線的由來。

網友文章:
消失的日月潭工事鐵道--門牌潭線



目前可在現行的131縣道上看到的此舊路遺跡就是這三座橋以及南側道路遺跡,而且想要發現必須等水位下降才能看見,大觀古隧道以北,的一座隧道、翠煙橋等道路必須要進入大觀發電廠廠區內。


有關於此區域舊路更詳細的資訊,請參閱本人所寫的文章「縣道131水里舊路探勘記


---------------------------------------------------------------------------------------------------------------------

記錄3:車埕~瑞田


車埕~水里市區這一段可說是著名的觀光路線,除了擁有集集線火車的舊有加持,未來還有「向山~車埕」的日月潭第二條纜車的觀光軸線座落在此。該路段全部均為單線雙向車道配置,附近還有明潭水庫(大觀發電廠)以及古色古香的車埕聚落讓觀光客能舒暢的共遊其中。在大觀發電廠內可以經由登記參觀在大觀發電廠興建之前的舊縣道131的隧道以及橋樑,目前有保留此舊縣道中段路線,北段已經在發電廠開發後拆除,南段已經淹沒在水庫當中,僅在枯水期會露出其中三座古橋樑。

水里市區以南(含玉峰大橋)為1991年以後新增路段,玉峰大橋南端~初鄉為原有的投58鄉道所屬,在升格為縣道131延伸路段後因應觀光聯絡的需要,於瑞田~初鄉分段分次拓寬。本次探勘路線在水里鄉玉峰村目前還是單線道,縣府曾想要在此路段進行拓寬,因用地問題而談不攏。至於鹿谷鄉瑞田村部分目前僅在縣道139終點岔路為4車道配置,其他路段依舊是單線道。

車埕車站(維基百科資料)
車埕群聚網
車埕的簡介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是集集鐵道的終點站,也是一個與電廠為鄰的小型村莊,在水裡溪沿線總計有大觀抽蓄電廠分大觀一廠、大觀二廠、明潭抽蓄電廠、水裡電廠及鉅工分廠,其密度之高全台罕見,因此使得車埕與水力發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除此之外,車埕在木業發展方面也有一段十分輝煌的歷史。










  • 早期繁榮的車埕
    日據時代,為了輸出埔里糖廠所產的蔗糖,日人於1916年開設埔里至車埕的輕便車鐵道,後來為因應日月潭第一發電所(大觀發電廠)的興建,便拓寬車埕至二水間的七分車鐵道,匯入西部幹線,1922年完工,成為今日的集集鐵路支線;工程技師、建築工人再加上輕便車的客貨運,為車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鬧景象,此外,由於南投車埕的地勢平坦、腹地廣大,當時由埔里運出的蔗糖皆在車埕裝車轉運,常有上百台的輕便車停放於此,於是有人以閩南話稱之為「車場」,因此這裡就叫做車埕。
  • 觀光興盛的車埕
    車埕本為南投木材的主要集散地,但隨著政府林業政策的改變,木材業因取木不易而被迫遷廠,車埕經濟也漸形沒落。現今的南投車埕雖繁榮不再,但仍保有當時木業的風貌,在鐵道旁尚可看到早期的木材加工廠、燒煤火車的加水塔與加煤平台設備,村內的貯木池和極具巧思的天車,隱約顯現出車埕當時木業的興盛。
    緊臨南投車埕的明潭水庫更是堪稱亞洲最大的抽蓄水力發電廠,由於抽蓄發電週而復始,使得水庫內的湖水產生難得一見的潮汐現象。現在的車埕結合了「鐵道文化」、「木材產業文化」、「電力產業文化」、「農特產品文化」等觀光資源,皆是受到遺忘的車埕之美。
    聽著火車逐漸遠去的聲音,也帶走了南投車埕過去曾有的景象與繁華,小山城走過它不平凡的黃金歲月,如今周圍的集集、日月潭,成為南投的觀光產業的重鎮,然而小山城的寧靜、純樸的美景,同樣值得被世界看見,為南投再次綻放。


  • 南投水里雙福土地公廟毗鄰而建成新興景點

    通常一個村里只會有一座土地公廟,不過,位於南投水里鄉車埕入口,卻有兩座土地公廟,毗鄰而建,是台灣難得一見的雙土地公廟,其中,福壽宮是百年石頭土地公,福泰宮則是木雕土地公,由於廟前土地,已經規劃為「日月潭到車埕」纜車站的基地,讓雙福土地公廟,成為水里的新興景點。
    (張文祿報導)



    福壽宮(舊有,右邊)福泰宮(新建,左邊)

    南投縣水里鄉農富村村長范振芳表示,日據時期以前,雙福土地公廟所在地是客家人的聚落,舊地名是田仔心,後來因為開發電廠需要土地,因此,將居民遷到水里街上,福泰宮土地公廟仍留在原地,後來因為電廠土地開發不順利,因此,將舊時居民留下的石頭土地公,重新蓋廟安坐,名為福壽宮,形成兩座土地公廟相鄰的特殊景觀。
    范村長表示,這幾年因為車埕地區納入日月潭風景區管理處的範圍內,周邊的環境整理都由風管處挹注經費,除了廟前土地綠美化,興建公廁、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外,並開闢水里溪自行車道、車埕到水里鎮上的溪邊步道等休閒設施,假日經常吸引許多遊客到此一遊。
    目前廟前土地已規劃為日月潭到車埕纜車站的基地,加上集集線鐵道就從廟旁經過,雙福土地公廟已成為地方民眾的信仰中心以及新興景點。

    南投・國內罕見雙土地公廟@車埕

    車埕~瑞田拍攝日期:2012/7/16



    車埕國小(2015年8月廢校)



    集集線鐵路終點



    車埕車站月台



    車埕老街的木造建築(照片左側),當時在整建中(已於2013/1/10火警後付之一炬)



    車埕老街的宿舍(現況已毀)





    林班道木造館

    最美麗車埕車站 31間木造宿舍全燒光
    南投水里的車埕車站,是集集線終點,921地震後用原木重新搭建,號稱最美麗的車站,但10日凌晨,車站後方31間木造舊宿舍,突然失火,這些日式木造宿舍,去年底剛完工­,原本再過1個月,農曆春節就要開放參觀,沒想到全部付之一炬,損失上千萬,警消初步調查,可能有民眾將煙蒂丟進垃圾桶,才會導致悶燒起火。

    車埕盛極一時 見證木業發展



    131縣道經過水里市區,本照片右轉為水里街



    民生街岔路,右轉直達水里車站



    水里車站,位於民生街街頭



    車站前的民生路



    33k



    1976年以及2016年編定的縣道131終點位於此,台16線與投27線岔路。



    縣道131與台16共線一段路後,縣道131右轉



    玉峰大橋,通過濁水溪



    玉峰社區牌樓



    玉峰社區以及35k



    玉峰~瑞田之間道路至目前為止均為單線道,拍攝當時正在下雨,此為37k



    通過瑞田國小後,與縣道139(右)岔路

    ----------------------------------------------------------------------------------------

    記錄4:瑞田~初鄉

    記錄日期:2012/3/26,當時所拍攝的清秀橋為施工期間,完工後照片已於2012/8/20補拍。

    縣道131初鄉~瑞田路段均位於鹿谷鄉,過去此路段幾乎都涵蓋於投58線鄉道,2001年因應集鹿大橋通車以及觀光動線需求之下,從初鄉至水里鄉的玉峰大橋路段提升為現在的131縣道至2016年止,縣府於初鄉北側另外開闢雙車道路與縣道151銜接,沿途路段也逐年、分段拓寬,最後拓寬路段(初鄉國小附近)也於2018年1月拓寬完畢。


    也因為集鹿大橋的通車,讓鹿谷鄉跟集集鎮的距離更近了,兩鄉鎮的觀光資源變得更為緊密;也讓更遠的水里鄉車程、魚池鄉的日月潭等景點變得近在咫尺,所以131縣道這路段一直在逐段拓寬可不是沒有理由,也變成鹿谷鄉的後花園。

    延伸閱讀(公路之友,也是前輩的hudson):
    縣道131



    41k,位於瑞田附近



    42.5k清秀橋改建前(2009/10/18拍攝)





    2012/3/26清秀橋施工中,旁邊興建便道



    2013/8/20清秀橋完工後



    清秀橋另一側



    秀峰,投101(左)往麒麟潭,秀峰路段於2008年拓寬,2009年完成

    附註:投101於2016年改編為投57




    47k,位於水尾



    48.5k過後,初鄉附近的靖山,拍攝當時只有此處至初鄉路段約700公尺路段未拓寬



    48.7k的靖山彩虹橋





    49k,右方為初鄉輕便鐵道公園,所屬鐵道為紀念經過縣道151沿線的輕便車軌道而設,並非此地為鐵道經過之處。



    2012年3月拍攝時輕便車軌道公園才興建一半,同年8月拍攝時已經全數完工。



    位於公園對面有一面初鄉輕便車古道解說牌



    初鄉國小旁,縣道131右轉新闢道路(約1990年代興建),直走為舊的投58路線,兩條路均可通往縣道151



    右轉過後沒多久可看到終點牌,與縣道151岔路。

    此路段已於2018年更換為縣道139里程牌,請參閱此文章

    相簿連結:

    埔里~魚池

    魚池~車埕

    車埕~瑞田

    瑞田~初鄉

    ----------------------------------------------------------------------

    清秀橋改建新聞:
    清秀橋上游河川研商整治協調會
    投131線清秀橋動工 鹿谷新地標
    吳副總統參加鹿谷清秀橋通車

    動土:2010/10/4,通車:2012/6/3

    改建後的清秀橋長227公尺、寬18公尺,而且 為了讓水流更順暢,也一併將原來只有50公尺的河床拓寬到215公尺。為配合橋址所在南清水溝為全省第一處明令公布的『河川魚蝦保育區』及鹿谷鄉為台灣茶葉與冬筍的故鄉,橋頭柱、橋面護欄及造型路燈設計有魚形、茶壺、茶杯、茶葉等意象,另外橋址北岸堤頂設有休閒步道、景觀涼亭及造型魚雕廣場,可提供往來遊客佇足觀景、留影,預期清秀橋將成為鹿谷地區之新地標,有效帶動區域觀光及產業發展。




    拓寬20年! 南投131縣道觀光動線將完工

    2017-04-12 20:55
    〔記者劉濱銓/南投報導〕歷經20年,南投縣道131線拓寬工程將於8月完工,這條過去串聯埔里到鹿谷的重要觀光動線,曾因數個路段路幅太窄、會車不便,甚至影響紓解投151線溪頭車流的效能,隨著拓寬工程最後一哩路即將完成,打通沿線交通與觀光任督二脈後,有助地方產業發展。

    南投縣道131線,過去連接埔里、魚池、水里、鹿谷等地的交通,惟在鹿谷鄉瑞田、清水、秀峰,以及初鄉等路段,因路幅僅4至6公尺,未達應有的14公尺,歷任鄉長無不爭取拓寬,在經過漫長的20年後,最終的初鄉路段即將完成。

    而近期在縣道編號調整後,131線已改為溝通埔里至水里,原來的鹿谷段則連接至集集鎮集鹿大橋,並納進139線串聯中寮、南投市,並一路連接至彰化縣,未來的道路分工將更明確。

    縣府工務處長陳錫梧表示,拓寬工程在20年前其時任鹿谷鄉長就開始,近期終於要完成,不論對地方交通便利性,或沿線風景區的串接,都有相當助益。

    工務處則說,131線拓寬工程其實是分段進行,而完成拓寬後的131線,實際上已經納入投139線,惟地方仍常以此稱呼,但無論如何,都將讓地方出入更方便,尤其初鄉段還與151線銜接,日後往來溪頭的龐大車流將能更有效的紓解,導引至集集、名間上國道離開南投縣,或是前往魚池日月潭、信義等地風景區,對縣內觀光大大加分。

    惟地方反映初鄉路段拓寬工程施作排水溝時,卻造成行車只能單向通行,對此,工務處則回應,為因應未來的排水需求才將相關工程一併處理,施工造成的不便還盼民眾多體諒。

    鹿谷鄉長黃東灝表示,該路段拓寬工程是地方民眾期待已久的,除便於地方居民進出外,紓解溪頭車流也是一大用途,有助改善當地觀光與交通難題;縣議員許素霞則說,道路拓寬對地方是有正面效益,但工程期間造成的不便,以及施工安全仍要相關單位多留意,也盼民眾行經要特別小心,並共體時艱度過工程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