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在撰寫無名小站文章時,有提到南投有一條很酷的鄉道,因為它的最窄路寬僅約2米左右,車輛如果相遇幾乎無法會車,後來研究許久,才發現這條位於南村里通往桃米坑附近的投77線,當初會編定鄉道原因是它可通往台糖的桃米坑農場,直到民國85年左右開闢暨南大學,這條鄉道重要性頓失,變成沒沒無聞的鄉道至今。
無名小站關站之後,這條投77線文章也走入歷史,直到最近重新研究此鄉道過去路線時,在GOOGLE街景發現一塊里程碑,位於暨南大學另一端附近,且是某條農路的終點,於是隔日重新拜訪,確認了此鄉道原本後半段的路線,於是決定在現在的blogger平台重新發文。
投77線歷史:
1965年:四角城~大湳,4.436km,為今日的投78線,四角城-台21線路段已經解編。
1970年:同上
1976年:同上,長度4.031km
1989年:南村~大坪頂,4km
2006年:本線解編
2016年:復編,原本投72-1改編,壽全橋~愛蘭橋,3.839km
1992年經建版地圖,可看出桃米坑農場的路線。
投77路線圖(2008年)
投77路線圖(2020年),使用地圖套疊技術把投77線現況路線與當時路線繪製出來,並且加入兩條農路路線。
-----------------------------------------------------------------------------------------------------------------------
2008年拍攝紀錄:
2008/9/24拍攝,從起點拍至終點,起點與台14岔路
起點拍攝,當時還有一面通往蜈蜞坑的牌子,現已消失。
約300公尺不到看到直走的計畫路線沒有開闢完成,投77只能走右邊。
計畫路線
當時排水系統正在整治。
排水系統整治中,泥土路。
當時正遭受辛樂克颱風後的摧殘,有小區域土石流。
1K
轉彎後開始爬坡,然後路況不太妙
果然超不妙,對於當時才進行公路探勘沒多久的我相當吃驚!
更厲害的土石遷移,機車只能這樣繞過去!
再一個轉彎後來到平坦平直路段
柏油路中斷點,接續石頭路。
石頭路,走右邊
投77終點,為暨南大學校區。
左彎後接上欒樹大道。
回拍投77終點處。
------------------------------------------------------------------------------------------------------------------------
2009年拍攝紀錄:
2009/10/20拍攝
排水溝整治完成沒多久
1K過後
左彎處附近的住家
2008年那次路況尚未排除
土壤遷移地點,路超窄
第二個彎道過後,周遭土地開墾,周邊一片平坦。
原本的雜草都不見了,種植農作物
終點
回程時再拍一張
2012/10/4拍攝起點的里程碑
------------------------------------------------------------------------------------------------------------------------
2020年拍攝記錄:
2020/6/24拍攝,因為要探訪舊路末端里程碑,因此從終點開始拍起。
從投68線約7.1K草湳濕地岔路進入農投埔29號、31號農路,31號農路看似本線終點,實際上是接續投77的舊終點。
農路1.1K終點,此終點牌有移位過,原本在路旁,變成在更裡面且方向也轉向。
終點位置剛好有一道開啟且荒廢多時的鐵門,可能是早期桃米坑農場的其中一道門。
通過鐵門後就看到被淹沒的里程碑,從這裡開始到前方轉彎處為舊的投77被縮短之前僅剩可行車的舊路,目視此可行車的舊路約10公尺長,右彎過後為後來才新闢的道路。
清除雜草後出現的4K里程碑,此鄉道以前的里程也是剛好4公里。
新闢的道路往右走,投77舊路直走,從地面上可明顯看出鋪面不同,2013年街景這條舊路還可以進入,不過現在路面都長草了,只能步行進入。
進入舊路後可看出左右兩側都有電線,早期為通往農場內部,之後往現在的福安宮後,往下通往投68,早期路可通,現在則不能通行須繞路。
續行已經長草的舊路
往回拍剛剛的舊路
舊路到右前方那棟房子就斷了,因為續行為暨南大學校區,此校區比舊路還低因此被截斷,須往右走那間房子,其實這房子附近還有好幾座廢棄建築,可能都是早期的農場建築。
舊路於此結束,此房舍應為早期農舍建築,現況為暨南大學的動保社養校狗的地方,狗超多一直吠,所以我拍完就趕緊閃人了。
之後回到原本停車位置,續行新闢道路,至前方岔路後左轉往暨南大學。
左彎後回拍,直走通往福安宮。
之後就來到暨南大學啦!這裡就屬於無人管制的後門之一,此路段為農場被學校開發後的新闢道路。
至於要往舊路另外一端,就要冒點險進入已經被封閉的停車場,因為這裡為動保社飼養校狗的區域,所以被圍起來了。
階梯上去銜接投77舊路,可看出地勢的落差,因此道路被截斷。
接下來往暨大後門的另一條道路,為投77現在的終點牌。
此鄉道路況跟2009年那次拜訪差不多,終點路段還是石子路。
柏油與石頭路交界與2009年那次拍攝情景一樣,因為石頭路段是暨南大學開闢後,此鄉道被改線所開闢的石頭路。
原本路段為直走,新闢路段為右彎,直走路段早已沒痕跡了。
本鄉道前半段最後一支電線桿編號。
2010年於此道路平直路段周邊都是光禿禿的,十年後變成叢林。
平直路段走完後左彎下坡
下坡路段通往蜈蜞坑路段為2009年之後修復路段,這一段路寬度頂多3公尺,從剛剛柏油路開始至此都無法會車。
下坡之後通過一座小橋,左方有幾間住戶,右彎後道路稍微寬了一些。
路況持續下坡。
通過1K,此鄉道目前僅剩0K、1K、2.8K三面里程牌。
往起點方向邁進,路況更為好些,路寬也更寬。
之後拍攝當年此鄉道的計畫線,原本兩車道寬度開闢到一半變成半成品。
回拍原本的計畫線(左彎)與現在的路線(右彎小路)
起點,位於南村里,與台14岔路。
0K牌與里程碑都還在,旁邊住家正在裝潢。
附上投77舊終點石碑街景
這篇感覺很厲害
回覆刪除快變成公路考古文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