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台16線(0k-30k)




位於南投濁水溪沿岸至花蓮鳳林鎮的台16線,是除了北、中、南橫以外,也一樣是屬於橫貫系統的公路(與台14、18相同)可是這兩條省道因為保育、經費等因素幾年前解除了橫貫公路系統的定位,均把中間未開闢路線給擦去了,原本還有台16,可是在2014年終究結束了橫貫的夢幻計畫。

台16線原本全長143.082km,但是實際開闢路段僅有43km左右,當時起訖點:名間~鳳林,經過鄉鎮(南投縣):名間鄉、集集鎮、水里鄉、信義鄉(花蓮縣):萬榮鄉、鳳林鎮。

2014/7/16行政院公告解編台16孫海橋以東路段,包含花蓮縣境內已開闢路段降級為一般道路交由花蓮縣政府養護。現在僅剩南投縣境內的41.257公里(包含2014年5月從地利的29.5k里程樁開始至孫海橋降級為臨29便道路段11.757公里),起訖點名稱也改為:名間~合流坪。


台16線演變參考:
省道演變 (由高橋大製作的表格)

網路上資料比較詳盡的文章有:

未貫通的橫貫公路-台16線》/作者:南極冰魚
南投台16線一遊》/作者:銀化天下
台16線西段一遊


民54年開始有公路資料後,台16從水里鄉「頂崁」開始一直到信義鄉的丹野農場附近屬於專用公路(無編號),這條公路就是知名的「丹大林道」,也是後來台16路線的先驅。

民83年開始因應台16通往集集、水里、魚池的交通以及觀光需求,捨棄原有路線直接在濁水溪北岸開闢大道,民91年就改線於此,從此就有新台16與舊台16的分別。1993年位於民間的起點也從名間市區北端改為市區東方(台3線也同時改線外環道,併吞台16起點路段)從此以後就有新台16線與舊台16線的稱呼。

ps:舊台16與新台16西端:名間鄉台16線1.5k與縣152分開處,集集綠色隧道西端。
       舊台16與新台16東端:水里鄉台16線與投27線、縣道131線路口,水里市區邊緣。

花蓮境內的台16還沒解編的原因聽說與花蓮縣府有關,因為一旦解編就要變成鄉道的規格,縣府不想養。(現在已經證實此事)

台16線在1994年以前起點都在名間市區北方,彰南路、南雅街口,一直到1994年以後配合台3南投-名間段拓寬&台16新闢拓寬工程以及名間市區南方外環道(名竹路)的開闢,台16新起點從此後退至台3名竹路北側起點,同時台3改外環道,台16起點後退至今。




起點0k小牌,與縣道152共線。




1.5k與縣道152結束共線



集集綠色隧道為台16舊路,在道路拓寬以前這條綠隧原本從台3南投市路段開始一直到名間,轉至台16一路直通集集,拓寬當時原本台16並沒有要往南開闢外環的河岸道路,還是當地居民爭取之下才保有這個知名的綠隧路段,台16改線後,縣道152隨即接管至林尾路段,把綠色隧道路段給完整納入。




1.5k之後的台16與縣152分道揚鑣後,台16路線至水里市區都是新闢路段,景色綠油油,寬闊大道,但是路景也比較單調些,於是本人拍攝的速度加快,大都僅拍攝整數牌面以及橋樑而已。2k位於隘寮一號橋東邊,該橋也是名間、集集鎮交界處。



濁水溪南岸景色可遠看竹山消防演訓中心、產業運輸大道等。



龍泉橋居高臨下,可欣賞的景觀勝過之前那幾座橋樑,可觀看集集與竹山之間的隘口山形,並且可觀看攔河堰以及集集橋,這個隘口地形有如埔里鎮的愛蘭橋一樣,也是隔著一條河流的兩座山頭相望著。




新集集隧道,本隧道與北方舊台16的集集隧道為了有所區隔而取名為「新」集集隧道。




集集欄河堰管理中心以及右方的台3丙省道,此道路並沒有與台16相接。




台16與縣道139岔路,右轉經集鹿大橋通往鹿谷鄉,左轉通往集集市區。



10k附近於莫拉克颱風來襲時被掏空的濁水溪旁路段,現在已經修復,可看到修復的新舊護欄,連google街景也有當時掏空的照片。



這個閘門設置可能是全台公路總局工務段之翹楚,因為莫拉克颱風衝毀了台16與21多個路段,所以在之後有潛勢災害地點兩側都有設置閘門,一旦雨量超過標準就會關閉,而且這個預防措施是用人命換來的,這個人命代價就是在這裡發生的。

當時有7輛車掉落濁水溪,有些人至今仍沒尋獲,有的失蹤者卻在宜蘭外海尋獲,當時事發地點因為正好在集集市區以東而且整條路都被沖刷掉,往來車輛只能回去走舊台16線。

李文忠協助台16線罹難者家屬與律師簽定委託書
貨櫃作路基 台16線缺口今搶通
八八水災/台16線南投罹難者辦二七 一人遺體宜蘭尋獲


說到這裡我要跟大家推薦一下之前公路總局推出的紀錄片:大道之行,所採訪的一位公路人,就是信義段前任段長汪令堯,他就是在這件悲劇中吃上了官司,而且還首創13層樓貨櫃工法把台21信義鄉某路段給修好的,另外也獨創了封路標準作業SOP,讓其他工務段仿效執行。

大道之行/風雨無阻 公路英雄‧汪令堯
汪令堯 在災難最前線的小公務員
88水災7車墜溪15人死/涉業務過失致死 信義工務段長起訴



集集市區過後的5公里路段於水里市區之前,都是緊鄰著濁水溪而行,道路寬敞、筆直。其中在10k前後於2009年莫拉克颱風因為濁水溪暴漲造成路基掏空崩毀。



水里隧道為集集/水里交界,這個隧道很短,從本照片中就可以看到另一端,另一端隧道口就是原建造好的樣貌,沒有這一面這麼花俏。






台16與縣道131於水里市區外環有共線,本照片為回拍,為台16沿路最後一個熱鬧的路段,另外此路段有兩間加油站,如果油料不夠者請在這裡加油,如果要走台16,接下來均無加油站;如果要走台21,就要到信義市區那裏才有加油站。



台21岔路(左)之後的台16與台21共線,本路口路面因為地勢關係不平整,卻是極重要的一條觀光路口,每當假日時分這路口總是擠滿了車車,大都是要往日月潭為多,其次才是通往信義。在本照片的右方住家旁邊藏了一座日治時期所建造的「新高登山口」堡壘,新高山就是現在的「玉山」,因為比富士山還高,日治時期並沒有寬敞的路可通往玉山所以在這裡建造了登山口堡壘,即使在光復後建造了道路也只有到信義鄉的「和社」(當時編號為縣道131),現在的玉山登山口因為新中橫公路的闢建,已經移至塔塔加了,而這個舊碑缺乏養護連解說牌都沒,就這樣荒廢了。




台16/21共線結束,台21線從這裡開始又稱為「新中橫公路」,而台16則是往左走單線道道路,此道路就是通往丹野農場的「丹大林道」,又稱「孫海林道」,路廊除了地利橋以及地利村以及合流坪西側另闢新線外,其他路線與今日幾乎相同,可見這條丹大林道多麼重要,也成為日後台16線的根基。



2009年莫拉克颱風過後,公路預警系統的三級管制SOP流程應運而生,也就是新聞稿常出現的「預警性措施」,現在雨量超過預警標準或是颱風來襲前各指標省道都會做「預警性封閉」,就是避免意外發生。




台16線唯一一座明隧道「民和明隧道」,位於25k前後,2014年此明隧道外觀有整修。



達瑪巒橋(2010年1月通車,重建期長達九年),舊名地利橋,近年來原住民部落正名運動蓬勃,因此橋樑改建後改名為當地部落名稱。原本地利橋高度沒有這麼高,跟投63鄉道僅十字交叉,重建後達瑪巒橋架高,與投63變成立體交叉,再繞半圈與台16銜接,這一繞讓投63里程多了快400公尺。




地利村街道規劃為「丰」字型,29.5k後右轉後一直到孫海橋遺跡均為單線道,也是有名的孫海林道部分路線,民90年桃芝颱風後此路段沿途邊坡不穩,常有災情傳出,而且原路段已經無法像省道那樣的養護規模,於是公路總局於2014年5月從29.5k開始至41.3k終點降級為「臨29便道」。



29.5k過後至孫海橋沿途路況不穩,雨季最好別去探險。



30k,本人此次記錄終點。

----------------------------------------------------------------------------------------------


2018/7/14位於水里市區的中山橋改建通車



2018/7/24中山橋新聞




2020/9/19通過縣道139岔路後的東向新增指標



丹大林道起點(台21岔路)依舊狹窄



民和明隧道



投97岔路指標其中一面改為雙龍瀑布園區



台16終點前往雙龍村新增雙龍瀑布園區指標


便道起點只剩下東向,西向已遺失。


地利村遠拍雙龍瀑布接駁車停車場。


2018年整修完工的中山橋西向相關指標


中山橋與縣131岔路、投54岔路相關指標



中山橋旁邊新設水里意象主體建築。

--------------------------------------------------------------------------------------------------------------------

後續補充:台16線19-25K改善工程計畫


19-25k拓寬改線路線圖




台16線改善工程


台16線0-30k照片集

後續記錄文:

台16線臨29便道(2014年拍攝)



3 則留言:

  1. 人和與民和預告牌面,都是村落名,但是前者為水里,後者為信義範圍。
    這句話中的水里和信義放顛倒囉 :p

    回覆刪除
  2. 板主有沒有順便去雙龍瀑布走走?台16線這一帶真的是美得不像話..

    回覆刪除
  3. 當天時間不夠而且天氣不好,去了地利之後就回程了,可是回到名間時天氣超好,可見山區容易下雨不是蓋的!也感謝j大抓錯~

    回覆刪除